第二百九十二章 贾三爷封爵了_红楼御猫
笔趣阁 > 红楼御猫 > 第二百九十二章 贾三爷封爵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百九十二章 贾三爷封爵了

  皇帝“一病不起”长达近两月,储君监国似乎变得理所当然起来。

  大夏朝廷这个庞大的机器稳定的维持着有效的运转,而且比以往更加有效。

  毕竟年轻气盛的皇太子对官场上摸鱼的文武官员,更多的时候是半点情面都不留。

  而且有资格比较老的老臣曾去龙首宫吐槽,却只得到了一句话。

  太子年轻稚嫩,诸卿多担待些。

  他还只是个孩子啊!

  这个十七澳孩子在前朝指挥若定,龙首宫的摸鱼至尊父子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。

  直到山东被徐晋杀了个人头滚滚,两人这才想起来他们爷俩才是帝国的真正掌舵人。

  徐晋与刘恪一同返京,光是从永定门往刑部大牢这一路上,成千上万的百姓围观了被抓的各类人犯。

  特别是前衍圣公府的涉案人员,让京城的百姓大呼过瘾。

  原来,圣人后裔也不都是品性高洁啊!

  钦差回京自然是先去宫中复旨,不过负责护卫职责的柳湘莲去了都督府复命后,随即急匆匆的回家洗去风尘,换上合身的新衣就去了忠顺王府。

  他就去了趟山东,不想惦记了许久的媳妇就这么到手了。

  老爷知道,他在山东收到崔王妃的信后,欣喜若狂之下,差点抱着禁军兄弟亲上一口。

  吓得那位兄弟还以为自己的喜好有什么问题,至今见到自己就躲得远远的……

  嘚嘚嘚嘚……

  马蹄踩踏着青石板,传来清脆的声响。

  昏昏欲睡的二狗子突然惊醒起来,往前瞅了一眼,立马换上笑脸,迎上前去。

  “哟,二姑爷!”

  柳湘莲被这声二姑爷叫的当即就红了脸,身后的老仆褶子都笑的颤颤,声提醒道:“二爷记得先去荣禧堂拜见荣国太夫人,然后再见二姑娘的事。”

  “戚伯的是,我记下了。”

  戚伯是柳家老仆,柳父留给柳湘莲的忠仆管家。原以为这桩亲事还有的熬呢,不想少主去了趟山东,这亲事就突然定下了。

  老仆从马车上取下一箱箱礼物,招呼下人往荣国府中搬着,还细心的嘱咐柳湘莲哪些是送给老太太的,哪些是送给未来少夫饶。

  听到消息的贾琮、贾宝玉来到门前迎接,在见到柳湘莲时心中暗赞,不愧丰姿俊秀柳二郎,光这张脸,足以配他的二姐姐。

  “柳二哥……”

  “二姑夫……”

  嗯?

  一颗脑瓜从贾琮身后伸了出来,柳湘莲又是羞涩又是欣喜,看来荣国府众人对自己还是很欣赏的。

  就连家里的娃娃都认可了自己。

  塞给贾兰一颗金锞子后,柳湘莲在贾琮与贾宝玉的引领下,一路来了荣禧堂。

  老太太的身体这几总算是彻底好了起来,可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,今日正同一屋子的儿孙笑笑。

  忽闻未来的二孙女婿一回京就前来拜访,忙让人准备宴席,非要给柳湘莲在家接风洗尘。

  “晚辈给太夫人请安,前些日子身负皇差不得前来探望,还望太夫人恕罪。”

  咚、咚、咚……

  柳湘莲一进荣禧堂就跪下咚咚咚连磕三个响头,做足了孙女婿的姿态,让老太太跟陪坐一旁的邢夫人甚为满意。

  “这孩子,太实诚了,额头都红了。”

  老太太忙让柳湘莲起来,却见柳湘莲又冲邢夫人磕头请安,礼数那是真没得挑。

  一番寒暄,老太太询问了几句山东的事儿,柳湘莲的紧张感去了几分,放开了不少。

  当他将预备的礼物送上,老太太连好孩子,却也责怪道:“你你这孩子,花这些钱干什么?这又是人参又是鹿茸的,要花不少银子?还有给你岳母的这些苏绣锦缎,怕也不便宜。你方有了前程,花银子的地方多着呢……”

  如今的荣国府虽然紧张了些,但真不缺银子。

  老太太私库中什么好东西没有,这孩子有孝心是个好的,但在老太太心里,还是担心柳湘莲早早就没了父母,短了管家的教导。

  故而一起这些,不免有教导之意。

  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忠顺王妃亲自从府中挑的,靠柳湘莲那直男心思,估计能从缴获所得的财物中选了最亮晶晶的物什拿来当礼物。

  老太太的谆谆教导柳湘莲听得仔细,心中感激的同时也听得发懵。

  他对管家的事比宝玉强不了多少,好在鸳鸯适时过来,带了柳湘莲去了园子中见迎春。

  “这是个好孩子,就是父母去的早,有些事半懂不懂的。老大媳妇,二丫头那边你上上心,要把这些事都揉开了掰碎了,细细一。”

  “媳妇省的……”

  老太太交待了不少,迎春过年就要记在邢夫人名下,有了“亲闺女”的邢夫人自然是极其的上心,将老太太的嘱咐一一牢记在心里。

  “还有琮哥儿,你那老师回京了,我让鸳鸯收拾些东西,你明日记得带上。”

  贾琮鸡啄米般点头:“原本孙儿要去城外迎接老师的,不过老师派人他这两怕是要忙的不可开交,让我后日再过去。”

  老太太一想起方才柳湘莲所的山东之事,琢磨了下徐晋怕真没时间搭理徒弟了。

  ……

  山东的官场被徐晋犁地般翻了一遍,光是请出王命旗牌当场斩聊七品以上官员就有十几个。

  还有参与白莲教之乱的乱匪头领,多达三百余颗脑袋,被挂在了诸州府的城门楼子上。

  乱匪祸害最严重的的青州、兖州两府,均立下万人京观,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人。

  也正是徐晋杀的太狠,手段太辣,导致弹劾他的奏折堆满了勤政殿。

  不过这些在迂腐之人眼中的错处,在二圣眼中根本就是政治正确,每一座京观,每一颗脑袋都是赤果果的功劳。

  孔林一案还在继续发酵,山东白莲教乱匪却已被彻底平定,对于此次平乱的封赏很快就下来了。

  “晋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徐晋,资治尹、嘉议大夫、都察院右副都御使,加封其为太子宾客,值御前。”

  此次山东平乱,徐晋功勋卓绝,连升两级倒也的过去。唯有加封为太子宾客的额外封赏,令不少人咋舌。

  《诗·雅·吉日》有载:“发彼豝,殪此大兕,以御宾客,且以酌醴。”

  太子宾客为正三品,掌侍从规谏,赞相礼仪,宴会则上齿。

  如此明显的封赏,所有人都知道,二圣这是拿徐晋当未来的宰辅来对待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